Featured image of post 三观自问自答

三观自问自答

今天在好奇心日报中看到一篇关于三观的文章《我们在社交网络上说的「三观」,背后到底有多少种潜台词?》,对于当中的 30 个灵魂问题的三观自测颇感兴趣,顺便也在自己博客中一一对应其问题撰写一番回答,我发誓,我是真诚地回答着当中的每一个问题。1

Level 1 「可以聊天」型

聊天的时候用表情包来斗图,这种做法是超好玩还是超无聊?

我认为这介乎于好玩与无聊之间,我不喜欢也不会去用低俗、辱骂、诋毁的表情包。我总是警惕着,滥用表情包是对双方情感深度挖掘可能性的无形消耗。

最近一次粉上的明星,是「人生努力型」还是「人生赢家型」?

这种问题是我对自我的控诉。是的,我向来只认可有才华的人。有才华的无论是努力系还是天生赢家系都值得敬佩。

「假唱」这件事,属于「舞台效果需要」还是「完全不能接受」?

完全不能接受。所谓的舞台效果其实是屈服和迎合于社会主流对失败的低容忍度而诞生的扭曲产物。真正的舞台艺术效果需要的从来都不是假唱,是真正的艺术表现,是真货,是有力的,哪怕严肃地、敬畏地跑调破音完全是可以被我个人理解并接纳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我会觉得可爱。

「不管是不是抄的,红了就说明有实力」,这句话对不对?

昙花一现的红不足为奇,时间才是试金石。

是否都关注/取关过咪蒙、新世相、罗辑思维、Ayawawa?

我都了解过,营销/贩卖/快餐,大多都在这个范畴内。具体关注过的只有罗辑思维的播客,罗胖的故事说得不错,但如今已取关。

喜不喜欢看「一分钟读懂 XXX」之类的当代名著解读?

可以理解这种需求,但若你自己尝试自主创作,便明白为什么别人是不可能一分钟读懂的。大多数人仅停留在 TL;DR 的层次和水平,丧失阅读长文、长视频的能力,无疑是这个时代的痛点。

生活口语里是否包含「格局」「干货」「正能量」这三个词?

  • 「格局」:很不客气地说,只谈格局意味着不把自己当独立人。不关注个体而只聊格局的无一例外是傻逼。
  • 「干货」:只求实用,必然会喜欢干货,但干货是需要耐心与强注意力去吸收的,这种能力并非所有人都具备,喜欢三句不离干货的,恐怕是最没能力吸收干货的。而与之相反的「湿货」,则是人之所以为人最好的证明。
  • 「正能量」:这个世界有光便有影的。虽然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必然存在,但提倡正能量不应该以毁灭和无视负能量为手段。

看到反抄袭的作者长期维权,第一反应是「咋还揪着不放」还是「这都是应该的」?

两种情感都可能有,我自认多少有点完美受害人需求的倾向,但一般情况下我在公开场合下更倾向于后者的表态。

有没有真心实意用过「给某某打 call」和「蓝瘦香菇」这两个词?

前者有用过,用在特别欣赏的演员/歌手上,后者这种错别字倾向的热门不太感冒,更谈不上真心实意。

「我养你啊」这句话在当下,到底是「真让人感动」还是「别瞧不起人了」?

不同时代背景下,这句话体现了不同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要把前提条件设置为「在当下」的原因。哈姆雷特啊,就在那儿。

Level 2 「能当朋友」型

是否同意「下一个风口在某某行业」「纸书/媒体/XXX 已死」这样的「业内」断定?

越不了解一事物,就越倾向于给标签和一句话下定论。因为节能,不需要动脑和钻研就可以指点江山赚足眼球。

《复仇者联盟 3:无限战争》里,灭霸「随机灭掉一半人」的主张是「有道理哎」还是「太扯了吧」?

对应上述关于「格局」的说法。

最近半年内,完整读下来多少篇(穿插表情包不超过 5 个的)长文章?

大学毕业前很多,每天十篇以上无压力。但毕业后就变少了。

怎么看待电影《英国病人》《乱世佳人》《廊桥遗梦》这类描述了婚外恋情的作品?

恕我孤陋寡闻,婚外恋情的作品倾向于猎奇与满足窥探隐私的欲望,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你以为是故事的事情实际上却是真人真事,多了解不同的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而电影这个载体就完全地展现了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同的人。正所谓,电影让人类的生命延长了三倍。

所谓的「网红脸」是「真心好看」还是「审美疲劳」?

认为「真心好看」大多是附和节能而不自知啊,迎合可以不需要动脑子就判断出美丑,表面说美丑,实际看利弊。单一的审美是各种权利让渡的结果。

审美这件事,是「品味有高下」还是「主观感觉,没啥好比」?

前者。但我还在纠结着题目究竟是想讨论「品味」还是「品位」。品味有高低是必然的,但与其说歧视品味差,还不如说讨厌因品味差而带来的副产品,例如不顾他人喜恶的大肆喧闹的民族风、广场舞。

是否同意「老人就不应该出门,不然被撞倒了也是自找的」?

脑子也不应该用,毕竟用了就磨损,到时候磨损了卖不了好价格都是自找的。

对良心国产剧的标准是「不出戏就行」还是「从情节到演技必须全都在线」?

对国产剧自降判断标准的评价反而是对国产剧的伤害。

关于亲密关系中的性行为,是否觉得「一般来说可以牵手就可以做一切」?

两性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是像脑子里想象的是线性的。牵手也许是身体上认可,但精神上未必。

如果希望发生性行为却遭到对象的拒绝,第一反应是「为啥不早点说,别浪费大家时间」,还是「我尊重你的选择」?

倾向于后者,但自知这是基于我的伪善和虚伪。我往往会自我责怪:为什么不早点领悟对方拒绝的心思。

Level 3 「灵魂共鸣」型

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到底是「增加了经济活力」还是「占用了本地资源」?

我更倾向于个体不受世俗、社会因素束缚的意见表达,倘若社会已经发展到尊重个人意愿且为独立人提供生存与发展空间,那人口迁移完全就不是问题。以结果来反推解决方法还是不合理的。毕竟这个世界上总有地方是不适合人类生活的。

遇到女性伤害案件,除了说「女生要保护好自己」,还应该做点什么?

这一个问题我确实没有认真考虑过,我需要反思。但我确实想不出更好的可行方案。

「认真你就输了,活明白点儿」,这句话到底酷不酷?

我最讨厌的话之一。

用认真与否来判断输赢,这种跟风式的「活明白点」还不如没活。

婚姻这件事儿,到底是「落后」还是「神圣」?

尊重个人意愿的,尊重双方真实情感需要的婚姻关系,是神圣的,是可贵的。

若为结婚而结婚,为生存而结婚,为面子结婚。彼此伤害且依旧假惺惺地背对背拥抱,这便是落后的。

一个人因为不懂事被骗了很多钱,Ta 是「可怜」还是「活该」?

我更倾向于可怜。骗子们就是太「懂事」才能骗「不懂事」的人。

愿不愿意在精神/行动上支援 LGBT 群体?

我是异性恋,但无论精神上和行动上都会给予支援支持。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愈发深信有爱本身比对象的性别异同重要。

觉得关心公共事务是「多管闲事」还是「人人有责」?

人人有责。公的本质是为私,甚至可认为多管闲事的几乎与「愚昧无知」划等号。

「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和「我有权拉黑你」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我认为,言论自由的前提是双方对话是平等的,是基于双方尊重的,对事不对人。若违反了这些对话前提,已经毁掉了言论自由的根基,结果不言而喻了。

「如何巧妙回答女朋友的十个问题」「男生和女生眼中的化妆有什么不同」这类性别梗,是反映了性别差异,还是强化了性别偏见?

强化了性别偏见,这些问题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划分人群和给予标签。

在这种语境的设置中,不能巧妙回答就是「愚蠢」的,能巧妙回答则因符合对方内在需要是值得鼓励的,迎合成了社会主流的生存之道,是对女性智商的侮辱和偏见。而对于化妆这类的事物本身的评判,我和你都是男的(女的)对这件事的判断都可以不一样,为什么非要用性别来划分呢?

在父系社会的威权影响下,偏见沦为本意。

「年收入二十万有没有权利生孩子」「年收入二十万够不够生孩子」和「年收入二十万有了孩子,孩子出事该不该怪家长」这三句话有啥区别?

第一个问题是讨论生孩子权利本身的合理性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讨论的是生孩子这一权利实现所需要的成本问题,第三个问题是讨论生孩子权利实现的后果(基于想象)。

按照知乎的套路,三个问题都会出现故事会,由一大堆过来人告诉你他们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完全偏离问题本身。


  1. 文中涉及的题目和题图均取材自好奇心日报,侵删 ↩︎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最后更新于 2021/10/21